微信與運營商紛爭
運營商與OTT之間的紛爭即將有個了解。工信部部長苗圩于昨日在參加第二屆“嶺南論壇”時表示,運營商向OTT收費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工信部正在協調運營商微信收費一事,既會考慮運營商的合理要求,也會嚴禁運營商利用壟斷地位遏制微信等增值服務發展。幾乎同時,中國聯通、騰訊相關負責人在昨日舉行的IT領袖峰會上也表態稱,雙方希望二者形成“魚水共生”關系共同發展。
微信收費已成定局
“(通信運營商)說自己維護這么大的一個網絡,又要投資還要運營,除了流量以外還應該有這些方面的收費,這是合情合理的。但絕不能依靠占有壟斷地位,卡死像騰訊這樣一個非常好的企業?!痹诿幺卓磥?,運營商收費要求有一定合理性,監管部門總體上會站在用戶的角度,微信有收費的可能,但不會大幅收費,目前工信部已經要求運營商提交相應的解決方案。
同樣在昨日舉辦的2013年IT領袖峰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和騰訊集團CEO馬化騰同時被問到微信收費問題。
常小兵對于微信收費并未給出確定答復,但他直言,今天的免費是為了明天的收費,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要可持續發展,違背經濟規律做事是難以長遠的。他提出,運營商和OTT企業應該是魚水共生的關系。
馬化騰也在會上表示,微信產品對運營商管道的占用具有巨大的價值,目前微信對運營商信令的占用主要是2G、2.5G網絡上,而在3G乃至4G網絡下,微信為運營商帶來的流量價值將會更明顯地體現,他希望微信與電信運營商“水乳交融”,共同發展。
標準成難題
OTT,是Over the Top的縮寫,在通信行業中指互聯網企業利用運營商的網絡通道發展自己的業務,使運營商淪為單純的“傳輸管道”,無法觸及管道中傳輸的巨大價值。
當運營商向微信等OTT收費已成定局之時,以何種形式、何種標準收費,至今尚沒有一個明晰的答案。
IT電信資深分析師付亮指出,“說收費簡單,但如何操作卻是一個大問題”。目前,很多微信用戶選擇在Wi-Fi網絡上使用微信,而不少OTT產品也支持在PC端甚至網頁使用,要計算信令、流量占用,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學的收費制度。微信與電信運營商的共存狀態將會持續,運營商對微信的收費行為或許會緩慢進行,短期內尚難以落地。
微信收費時代如何盈利
不論電信運營商是否對微信等OTT企業收費,微信自身在坐擁3億多的用戶群基礎上,已在悄然醞釀盈利模式。就在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無意間透露了微信開啟商業化嘗試的消息:未來幾個月,微信平臺上將推出移動社交游戲,并將推出出租車等服務的“微支付”選項。
而結合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最新財報會議上的解讀,微信商業化被賦予“網絡游戲、O2O(線下到線上)業務和增值服務”的三駕馬車模式。其中網絡游戲據傳已經開始內測,基于騰訊手握PC游戲和手機游戲“雙第一”身份,該業務被認為是微信商業化第一槍,因為無論營收分成還是游戲廣告,騰訊對該業務都十分熟悉。
而增值服務也是以QQ起家的騰訊公司的長項,按照微信3億用戶的基數,哪怕只有1%的用戶愿意為某項增值服務付費,收益都將十分可觀。
事實上,包含電子商務、近場支付、二維碼支付在內的O2O業務被看做是微信未來最主要拓展的商業化方向。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應用場景滲透到用戶日常生活,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收益。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導師曾劍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微信在通過免費模式獲得足量的用戶群之后,必然會邁向推出收費增值服務的階段,在這一方面騰訊并不缺乏經驗,只不過這一過程是一步步推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