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微信等OTT業務收費與否討論在業界內外掀起了軒然大波。移動互聯網對于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可與工業革命媲美,當前正處于含苞待放的初春階段,人們對之寄托著無限夢想。本場爭論凸現的根本問題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集體焦慮。為了避免重蹈歷史覆轍,在產業崛起初始期,就如何發揮后發優勢,找尋到科學合理的商業模式,逐漸建構起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等議題作深入探討,無疑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在3月25日晚舉行的趨勢對話主題沙龍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研究室主任史煒、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等專家一致認為,對OTT業務及其提供商收費是產業發展必然趨勢,但如何收費應由市場自身解決。
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正處在發展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雖然電信運營商與OTT業務提供商在基因在商業模式上都不同,但亞當 斯密的分工合作理論在今天仍然有效。水平融合與垂直整合,大而全與小而新各有優劣。當兩者同處在一個產業鏈條上時,引導移動互聯網持續健康長久發展應是各方共同心愿。唯有面向未來,取其之長,補其之短,攜手同行。合作才能共贏,互利才能互惠。只要上下游各方拿出誠意,理性地坐下來好好談談,不怕中國特色的合作機制找不到,也不懼孕育不出健康的商業模式。重構信息社會的商業邏輯,這也正是當今業界第一要務。